TOP

“我最爱的一本书”征文 | 远方的音乐与古老的夜晚——读《北平

编辑 :高二(4)班 王安忆来源 :语文学科基地  发布时间 :2017年04月19日

   

      “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顶远看东方已经光芒四射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在母腹当中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它是你们所期望的新中国,你们看到了吗?

      《北平无战事》是一部以解放前夕国民党币制改革为背景的一部长篇小说,北平无战事,究竟怎么个无战事法呢?

   书中塑造了不少个性鲜明的角色,以至于我认为书中的每个人都是主角。颇有志向又有些玩世不恭的国民党飞行大队队长方孟敖,再北平银行潜伏了近二十年的聪明又沉着冷静的共产党人谢培东......而我最喜欢的是矛盾却永不忘初心的燕京大学教授梁经纶。他富有才气,刚上大学便被蒋经国看中,参与了“币制改革”计划。他心中确有救国之愿,且看到国民党内部如此腐败,便不留余力参与这个计划。而党国内部的派系之争却最终使得这个计划一再搁浅,最终的结果也不过是在实行一月以后便以货币体系崩溃为结局而草草收场。一心想要实现心中“三民主义”的梁经纶最后也被迫离开了他深爱祖国,远赴大洋彼岸,再也没有回来过。

   其实这本书也算是以故事的形式,详细地阐述了国民党最终落败的原因。不像某些作品中的一味“脸谱化”,在这本书中,国民党也有忠心为国的梁经纶,也有一心改革的曾可达,这些人物都有勇有谋,有着雄才大略,但为什么最终国民党还是失败了呢?归根结底问题出在腐败上。各家圈地为王,贿赂之风盛行,中央管理不力......本书中最大的贪官徐铁英一句话定人生死,甚至在他的贪腐行为被查出来后却仍旧未被正式法办。孔家的扬子公司在战争时期走私物品、囤积金银,但即使是位高权重的蒋经国想要查封也无法撼动他们官僚资本主义的地位。所以,纵使国民党中有着大量的人才,也会因党争利益与纠纷而被打压下去,落得曾可达自杀、梁经纶出走这样的结局。而那些高官,也从未将国家利益放在心中。

   而反观书中的共产党员,虽然不是人人都淡定如崔中石、睿智隐忍如谢培东,也有过于鲁莽而酿下大错的任务,但他们知道自己要追求的是什么,知道在这种罐头,应当去做什么。书中有一位共产党领导人曾说:“让他们尽管把钱带走,只把民心给我们留下吧!”他们坚定又有韧性,只想实现那“看得见桅杆尖头的航船”、那“喷薄欲出的朝阳”。

   所以即使小说最后的结局是光明的、欣喜的,但也隐隐掩着悲伤的种子,梁经纶离开,谢培东女牺牲,崔中石赴死....他们的结局都显得有些令人唏嘘。而男主角方孟敖以及他的父亲北平银行行长方步亭最后的撤去台湾,则不禁让人想着在故事结束的几年后,他们会不会在台湾当局的“大清洗”中因帮助过共产党而受到迫害?

   就像本书剧版结尾的一句话“献给所有为新中国成立做出过贡献的无名英雄”,这本书不再纠结于光辉的个人形象与个人英雄主义,它更注重的是万千有志之士凝聚成的民族精神,他们的结局有喜有悲,但挫折与无奈难掩他们对于理想的追求。

   梁经纶在登上离开的航船前远望着这片热土,喃喃吟诗道“远方的音乐与古老的夜晚都是永恒的,可那都不属于我。”

       这其中饱含期望与希冀、忠诚与热爱,可又有着丝丝留恋与无奈。大概这是对那些无名英雄的最好描述吧!

       那雄伟的航船、那已升起的太阳、那已出生满是活力的婴儿,你们,看到了吗?